成語(Idiom):耳視目聽(ěr shì mù tī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ěr shì mù tī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觀察和傾聽非常仔細、用心專注。形容對事物的觀察和聽取信息非常敏銳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耳目,指聽覺和視覺;聽,指聽覺;目,指視覺。耳視目聽形容人的感官非常敏銳,能夠仔細地觀察和傾聽,不會漏掉任何細節。這個成語強調了注意力的集中和對細節的關注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耳視目聽常用于形容人對事物觀察和聽取信息非常仔細、用心專注的情況。可以用來夸獎他人的觀察力和傾聽能力,也可以用來自我要求增強自己的注意力和專注力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孟子·公孫丑下》中有一則故事,講述了孟子的弟子公孫丑在一次觀察鳥的行為中,耳朵和眼睛都非常用心,細心觀察和傾聽。后來,人們用“耳視目聽”來形容對事物觀察和傾聽非常仔細、用心專注的情況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動詞+形容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會議上耳視目聽,記錄了所有重要的細節。
2. 她是一位耳視目聽的觀察家,對生活中的細微之處都能發現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耳視目聽”與“用心專注”聯系起來,形象地想象一個人用耳朵和眼睛仔細觀察和傾聽,表達出對事物的專注和敏銳。可以通過反復朗讀和運用例句來加深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觀察力和傾聽能力相關的成語,如“目不轉睛”、“耳聞目睹”等。同時,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和文章來增加對成語的理解和應用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生:我在考試的時候耳視目聽,不會錯過任何一個問題。
初中生:老師上課的時候,我們都要耳視目聽,才能學到更多知識。
高中生:參加比賽時,我們需要耳視目聽,以便能夠及時調整戰術。
大學生:在實習期間,我努力耳視目聽,以便能夠學到更多實踐經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