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(Idiom):金屬活字
發音(Pronunciation):jīn shǔ huó z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文字印刷技術的發明和應用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金屬活字是指用金屬制成的可移動的印刷字,是古代印刷術的一種重要發明。金屬活字的發明使得印刷技術得以大規模應用,為文化傳播和信息交流提供了極大的便利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通常用于描述印刷術的發展和進步,也可用于比喻新技術的應用和推廣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金屬活字的發明起源于中國北宋時期的印刷家畢昇。據說畢昇在北宋年間,在一次參觀造紙廠時,受到活字印刷技術的啟發,開始嘗試用金屬制成可移動的印刷字。經過多年的努力,畢昇成功地制造出了金屬活字,并將其應用于書籍印刷中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金屬(metal)+ 活字(movable type)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部紀錄片講述了金屬活字的發明和應用,展示了印刷技術的巨大進步。
2. 隨著科技的發展,電子閱讀已經逐漸取代了金屬活字印刷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金屬活字比喻為“金屬的字母”,通過與印刷技術的發明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關于印刷術的歷史和發展,以及現代印刷技術的應用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爸爸告訴我,金屬活字是古代印刷書籍的一種技術。
2. 初中生:我們學校圖書館里有一本關于金屬活字發明的書,我正在閱讀。
3. 高中生:金屬活字的發明對于文化傳播和信息交流起到了重要的推動作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