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語(Idiom):嫉賢傲士(jí xián ào shì)
發音(Pronunciation):jí xián ào sh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嫉妒聰明能干的人,而自己則傲慢自大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嫉賢傲士是由兩個成語組成的,分別是“嫉賢”和“傲士”。嫉賢即嫉妒聰明能干的人,心生嫉妒之情;傲士則指傲慢自大的人,自以為是,不屑與他人交往。這個成語通過將兩個相互矛盾的詞語組合在一起,形象地表達了一種嫉妒聰明人的心態,同時也暗示了這種心態的荒謬和不可取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常用來形容那些嫉妒他人才能的人,同時自己又非常自負,不愿與他人合作或接受他人的幫助的人。可以用于形容某些自視甚高、不容易與人相處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《莊子·逍遙游》中的一則寓言故事。故事中,有一只鳥自稱為“天驕”,看不起其他鳥類,甚至稱自己為“萬福之王”。其他鳥類因為鳥兒飛得高,就嫉妒它,而它卻因為看不起其他鳥類而失去了朋友。這則寓言故事通過鳥兒的自負和嫉妒,告訴人們不應該嫉妒他人,同時也不能因為自負而失去朋友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嫉賢傲士是由兩個成語組成的,分別是“嫉賢”和“傲士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總是嫉賢傲士,看不得別人比他強。
2. 這個人嫉賢傲士,不愿意與他人合作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嫉妒聰明能干的人,同時又自以為是,傲慢自大的樣子,以此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想進一步學習成語和提高中文水平,可以閱讀相關的成語故事和相關的文章,以擴大詞匯量和理解能力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總是嫉賢傲士,不愿意和其他同學一起合作做作業。
2. 初中生:這個學生嫉賢傲士,總是看不起其他同學,不愿意與他們交流。
3. 高中生:他在班級里嫉賢傲士,總是自以為是,不愿意接受他人的意見。
4. 大學生:這個同學總是嫉賢傲士,看不得其他同學取得好的成績,總是心生嫉妒之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