詰斷
詰斷(jié duà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jié duà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嚴正地質問和批評,以揭露事實真相或指出錯誤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詰斷是由“詰”和“斷”兩個詞組成的成語。詰,意為質問、追問;斷,意為判決、判定。詰斷的意思是通過嚴正的質問和批評,揭露事實真相或指出錯誤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詰斷常用于形容對某人或某事的嚴厲批評和質問。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質疑他人的行為、揭露不公正的事情或指出錯誤的觀點等情境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詰斷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孟子·梁惠王上》一篇文章中。文章講述了梁惠王與孟子的對話,孟子通過詰問梁惠王的行為,揭示了他的錯誤和不合理之處。從此,詰斷成為了一個常用的成語,用于形容嚴厲的質問和批評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詰斷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,由動詞“詰”和動詞“斷”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對那位政府官員的貪污行為進行了嚴厲的詰斷。
2. 老師對學生的不認真學習進行了一番詰斷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詰”字與“質問”聯系起來,將“斷”字與“判定”聯系起來,這樣可以幫助記憶詰斷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類似含義的成語,例如“質疑”、“指責”等,可以拓寬對于批評和質問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對同學們的不守紀律進行了嚴厲的詰斷。
2. 初中生:老師對我們的作文進行了詳細的詰斷,指出了我們的不足之處。
3. 高中生:老師對我們的論文進行了嚴肅的詰斷,幫助我們提升寫作水平。
4. 大學生:教授在講座中對學術界的現狀進行了尖銳的詰斷,引起了大家的思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