詳細解釋
詞語解釋
fán fū sú zǐ ㄈㄢˊ ㄈㄨ ㄙㄨˊ ㄗㄧˇ凡夫俗子
◎ 凡夫俗子 fánfū-súzǐ
(1) [the commonplace]∶普通人
他的興趣和理想縮小到凡夫俗 子的平凡小事
(2) [recusant]∶不信奉英國國教的人
偏愛他稱之為希臘自由之神的不信奉英國國教的凡夫俗子
詞語解釋
fán fū sú zǐ ㄈㄢˊ ㄈㄨ ㄙㄨˊ ㄗㄧˇ凡夫俗子
人世間的俗人。《紅樓夢》第一○九回:“想必他到天上去了,瞧我這凡夫俗子,不能交通神明,所以夢都沒有一個。”漢劇《宇宙鋒》第二場:“我乃玉皇大帝之女,法力無邊,豈容你等凡夫俗子橫行霸道!” 歐陽山 《三家巷》十六:“ 桃表姐 已經升了仙,你還是一個凡夫俗子,你攆不上她。”
成語詞典已有該詞條:凡夫俗子
成語(Idiom):凡夫俗子
發音(Pronunciation):fán fū sú zǐ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普通人、庸俗之輩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凡夫俗子是由“凡夫”和“俗子”兩個詞組成的。其中,“凡夫”意為普通人,指沒有修行成果的人;“俗子”指庸俗之輩,指沒有高尚品德的人。凡夫俗子一詞形容的是那些沒有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尚品德的人,只注重物質享受和世俗利益的人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凡夫俗子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那些只追求物質享受、沒有追求精神境界和高尚品德的人。在社交場合,可以用來批評那些只關心自己私利、沒有社會責任感的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莊子·德充符》中有一則故事,講述了莊子與弟子齊物之間的對話。齊物子問莊子:“凡夫俗子,皆以利害為務,而君子以道德為務,是以世人皆以凡俗之名而處之,而君子獨以道德之名處之,何也?”莊子回答說:“凡夫俗子只追求世俗的利益,而君子追求道德的修養。所以世人都稱呼凡俗之名,而君子獨自以道德之名處世。”從此,凡夫俗子這個成語就流傳下來,用來形容那些只追求世俗利益的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凡夫俗子”由名詞“凡夫”和“俗子”組成,形容詞和名詞的結合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只追求物質享受,真是一個典型的凡夫俗子。
2. 這個社會需要更多的有道德修養的人,而不是凡夫俗子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與“凡夫俗子”相對的概念“君子”進行對比記憶。凡夫俗子是指普通人、庸俗之輩,而君子則是指追求道德修養和高尚品德的人。可以通過對比記憶來幫助記憶凡夫俗子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相關成語,如“君子之交淡如水”、“君子一言,駟馬難追”等,以擴大對于道德修養和高尚品德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們只關心自己的玩具,真是一群凡夫俗子。
2. 初中生:他們只追求考試分數,沒有追求高尚品德,真是一群凡夫俗子。
3. 高中生:他們只追求物質享受,沒有追求精神境界,真是一群凡夫俗子。
4. 大學生:他們只追求個人利益,沒有社會責任感,真是一群凡夫俗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