羊羔息
成語(Idiom):羊羔息
發音(Pronunciation):yáng láo xī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弱小無力,如同剛出生的羊羔,需要人保護和呵護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羊羔息是由“羊羔”和“息”兩個詞組成的成語。羊羔指的是小羊,息指的是停息、休息。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人或事物的力量薄弱,需要得到保護和照顧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處境危險、力量薄弱的人或事物,強調需要得到關心和幫助。可以用來形容兒童、病人、弱勢群體等需要照顧和保護的人群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中有一則故事,說的是魯國的公子重耳被追殺時,他的母親將他藏在羊羔群中,讓他偽裝成羊羔。重耳的母親用心良苦,希望借助羊羔的形象,讓他得以幸免于難。后來,重耳成為了魯國的君主,這個故事也成為了“羊羔息”這個成語的來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體部分為“羊羔”,修飾部分為“息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她身體虛弱,就像羊羔息一樣,需要我們的關心和照顧。
2.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,我們要保護弱勢群體,讓他們不再像羊羔息一樣脆弱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想象一只剛出生的小羊羔,需要人們的保護和照顧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羊羔息相關的成語,如“狼狽為奸”、“狼吞虎咽”等,來擴展對成語的理解和運用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的身體很弱,就像一只羊羔息一樣,需要大家的關心和照顧。
2. 初中生: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中,我們要保護弱勢群體,讓他們不再像羊羔息一樣脆弱。
3. 高中生:面對強大的對手,我們不能像羊羔息一樣害怕,要勇敢地面對挑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