開明獸
基本解釋
傳說中的神獸名。《山海經·海內西經》:“ 昆侖 南淵深三百仞。 開明獸 身大類虎而九首,皆人面,東嚮立 昆侖 上。” 袁珂 校注:“ 開明獸 即《西次三經》神 陸吾 也。”按,《莊子·大宗師》稱 肩吾 。亦省稱“ 開明 ”。 晉 郭璞 《山海經圖贊·海內西經·開明》:“ 開明 天獸,稟茲金精;虎身人面,表此桀形;瞪眎 崑山 ,威懾百靈。” 明 劉基 《述志賦》:“ 開明 怒目而電視兮,貔豹吼而山裂。”
成語(Idiom):開明獸
發音(Pronunciation):kāi míng shòu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一個人或團體思想開明,有進步意識,敢于改革創新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開明獸是一個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,其中“開明”意為思想開放,敢于嘗試新事物;“獸”指的是動物。這個成語形象地比喻一個人或團體在思想上開放、進取,具有改革創新的精神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描述個人或團體在思想觀念上的開放與進取,特別是對新事物的接受和創新能力強的情況。可以用來表揚那些敢于改革、勇于創新的人或團體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中國古代的寓言故事《開明獸》。故事講述了一個動物園里的一只獅子,它非常開明,喜歡接觸新事物,學習新知識。因此,它被人們稱為“開明獸”,成為人們學習的榜樣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開明獸”是由兩個詞組成的,其中“開明”是形容詞,表示思想開放;“獸”是名詞,指動物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是我們公司的一位開明獸,總是能夠提出創新的想法。
2. 這個國家的政府非常開明獸,鼓勵人們創新創業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開明獸”與一個勇于接受新事物和創新的動物形象聯系起來,例如一只勇敢嘗試新玩具的獅子。這樣的形象可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和用法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通過學習其他與思想開放、改革創新相關的成語,如“大膽創新”、“敢為人先”等,來進一步擴展對開明獸的理解和運用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希望成為一個開明獸,勇敢嘗試新的學科和興趣愛好。
2. 初中生:我們班的班長是一個開明獸,總是能夠提出創新的活動方案。
3. 高中生:我希望將來能成為一個開明獸,為社會帶來創新和變革。
4. 大學生:作為一名大學生,我們應該成為開明獸,積極參與社會實踐和創新創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