馬欄
基本解釋
亦作“ 馬蘭 ”。亦作“ 馬闌 ”。馬廄。 漢 王充 《論衡·吉驗》:“北夷 橐離國 王侍婢有娠……后產子,捐於豬溷中。豬以口氣噓之,不死。復徙置馬欄中,欲使馬藉殺之,馬復以口氣噓之,不死。”《北史·百濟傳》:“后生男,王置之豕牢,豕以口氣噓之,不死。后徙於馬闌,亦如之。” 清 屈大均 《廣東新語·人語·盜》:“凡山海盜,皆以捉人為先,勒金取贖,打票為約期,期過則拷掠燒鉗,備行慘毒,或投入於豕圈馬闌,或盡屠而肝其肉。”
成語(Idiom):馬欄
發音(Pronunciation):mǎ l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馬圈或馬廄,也用來比喻一個人安居樂業的地方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馬欄原指馬圈或馬廄,是用來養馬的地方。引申為一個人安居樂業的地方,指一個人生活穩定、安定的場所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一個人的生活安定,工作穩定,沒有太大的變動或波動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說這個成語的故事源于《左傳·襄公二十九年》中的一則寓言故事。故事中,襄公的馬圈被焚毀,襄公卻沒有生氣,反而說:“馬欄焚,我得無憂矣。”意思是馬圈被焚毀了,反而沒有煩惱了。后來,人們就用“馬欄”來比喻一個人安居樂業的地方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體詞“馬欄”由兩個漢字組成,沒有其他修飾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這個公司工作了十年,真是安居樂業的馬欄。
2. 她的家庭穩定,生活在一個安居樂業的馬欄中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,將“馬欄”聯想成一個安全穩定的馬圈,用來養馬。通過這個形象,來記憶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馬有關的成語,如“馬到成功”、“馬首是瞻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家的花園就像一個馬欄,里面有很多漂亮的花兒。
2. 初中生:我希望將來能有一個自己的馬欄,過上安定的生活。
3. 高中生:大學是我追求知識的馬欄,我要好好學習,為將來做準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