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徑
基本解釋
(1).月光下的小路。 唐 王勃 《贈李十四》詩之四:“風筵調桂軫,月徑引藤杯。直當花院里,書齋望曉開。”
(2).月球的直徑。亦指月球繞地球運行軌道的直徑。 唐 封演 《封氏聞見記·月桂子》:“ 垂拱 四年三月,桂子降於 臺州 臨海縣 界……又月徑千里,周回三千里,桂子若不彌漫三千里內,亦不當專在 臺州 咫尺之地。”《新唐書·歷志三下》:“以圓儀度日月之徑,乃以月徑之半減入交初限一度半,餘為闇虛半徑。以月去黃道每度差數,令二徑相掩,以驗蝕分,以所入日遲疾乘徑,為泛所用刻數,大率去交不及三度,即月行沒在闇虛,皆入既限。”
成語(Idiom):月徑
發音(Pronunciation):yuè jì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月徑是指月亮的光輝照耀下的小徑或小路。在成語中,月徑常常用來比喻清澈明亮的小徑或道路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月徑是由兩個部分組成的成語,分別是“月”和“徑”。月指的是月亮,徑指的是小徑或小路。成語中的月徑是指月亮的光輝照耀下的小徑,意味著清澈明亮、美麗宜人的道路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月徑這個成語常常用來形容道路或環境的美好和清幽。可以用于描述風景如畫的小徑、宜人的環境或者人生道路的美好前景。例如,在旅游文章中可以用來描述宜人的風景小徑,或者在人生哲理文章中可以用來比喻前途光明的道路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月徑這個成語最早出自唐代杜牧的《秋夜將曉出籬門迎涼有感二首》:“月徑通荒蕪,云間見素霞。”這首詩描述了一個秋夜中的景象,月亮的光輝照耀下,一條小徑清晰可見,被荒草覆蓋的花園也呈現出美麗的景色。后來,人們將月徑這個詞語引申為比喻清澈明亮的小徑或道路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月徑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條小徑像一條月徑,清澈明亮,讓人心曠神怡。
2. 他的人生之路就像一條月徑,充滿了美好的前景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月亮的光輝照耀下的小徑來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可以想象自己在月亮的光芒下行走在一條美麗的小徑上,感受到清澈明亮和宜人的氛圍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月亮和道路相關的成語,如“月明星稀”、“月下老人”等,來擴展對月徑這個成語的理解和應用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晚上,我走在回家的月徑上,感覺非常寧靜和美麗。
2. 初中生:這條小徑就像是一條月徑,給人一種清新明亮的感覺。
3. 高中生:我希望我的未來之路能像一條月徑那樣,充滿光明和美好。
4. 大學生:在大學校園里,有很多美麗的月徑,讓人感受到寧靜和舒適。
5. 成人:經過多年的努力,我終于找到了一條通往成功的月徑。
希望以上學習指南能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應用成語“月徑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