涸澤之精
成語(Idiom):涸澤之精 (hé zé zhī jī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hé zé zhī jī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某人或某物已經耗盡了所有的精力、才能等資源,沒有剩余可用之處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成語“涸澤之精”源自于《孟子·告子下》:“精神使人勃然而起,涸澤而漁。”其中,“涸澤”指的是已經干涸的水潭,而“精”則是指魚。成語意為用盡了所有的精力、才智等,沒有剩余可用之處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某人或某物已經耗盡了資源,沒有更多可用之處的情況。可以用于描述一個人在工作、學習或創作等方面已經達到了極限,再也無法繼續下去的狀態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孟子與弟子告子的對話。告子問孟子:“如何才能使一個人勃然而起?”孟子回答說:“涸澤而漁。”意思是要用盡所有的努力和智慧,去從已經干涸的水潭中捕魚。后來,人們將這個回答引申為用盡所有資源的意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涸澤之精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為了完成這個項目已經涸澤之精了。
2. 這本書是他多年來的研究成果,可見他已經付出了涸澤之精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涸澤之精”想象成一個水潭里的魚已經被抓光了,沒有剩余可用之處,表示某人或某物已經用盡了所有的精力、才能等資源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更多與努力、奮斗相關的成語,如“鞠躬盡瘁,死而后已”、“鍥而不舍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為了考試已經涸澤之精了,每天都在學習。
2. 初中生:他為了參加比賽已經涸澤之精了,每天都在訓練。
3. 高中生:為了申請理想的大學,他已經涸澤之精地準備了很久。
4. 大學生:為了完成畢業設計,他已經涸澤之精地投入了大量時間和精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