打道
基本解釋
[釋義]
(動)封建時代,官員出行,先令差役開道,使百姓回避。
[構成]
動賓式:打|道
[例句]
打道回府。(作謂語)
英文翻譯
1.[舊] clear the way (for officials in ancient times)
詳細解釋
亦稱“ 打道子 ”。古代官員出行時,差役在前面開路叫人回避。 元 無名氏 《爭報恩》第三折:“我只聽得一下鼓,一下鑼,撮枷稍的公吏搊搜,打道子的巡軍每葉和。” 清 孔尚任 《桃花扇·逮社》:“吩咐左右,不必打道,儘著百姓來瞧。”《兒女英雄傳》第十一回:“縣官便打道回衙。”《何典》第九回:“到得城里,尋個赤腳訟師寫好白頭呈子,正值城隍打道,就上前攔馬頭告狀。”
成語(Idiom):打道
發音(Pronunciation):dǎ dào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迅速離開或繞過某個地方或事物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打道是指通過打破或繞過某個地方或事物來迅速離開。它用于形容避開困難或危險的行為,也可以表示拋棄某個地方或事物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逃避困境、迅速離開或繞過某個地方的情況。比如,當你遇到一個困難或危險的情況時,你可以使用“打道”來表達你要迅速離開或繞過這個困境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打道最早出現在《莊子·人間世》中。故事中,一個人問莊子:“你是從哪條路來的?”莊子回答說:“我是打道而來。”這個故事意味著莊子迅速離開了某個地方,避開了困難和危險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打道是一個動詞短語,由“打”和“道”兩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遇到困難,我們應該勇敢面對,而不是選擇打道而逃。
2. 他在公司遇到了麻煩,只能打道回家。
3. 在面對挑戰時,我們不能一味地打道而去,而應該勇敢面對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記憶“打道”的方法是將“打”和“道”兩個字聯系起來。可以想象自己在面對困難時,用力打破一條路,然后迅速離開困境,繞過困難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“打道”相關的成語,如“打草驚蛇”、“打破沙鍋問到底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看到老師生氣了,我趕緊打道回家。
2. 初中生:考試沒準備好,只能打道回家復習了。
3. 高中生:遇到困難時,我們不能選擇打道而逃,而是要勇敢面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