賁鼓
成語(Idiom):賁鼓(bēn gǔ)
發音(Pronunciation):bēn gǔ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鼓聲雷動,聲勢浩大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賁,原指兩塊紋飾相間的箭矢,后來泛指各種紋飾、圖案。賁鼓比喻聲勢浩大,如雷霆般的鼓聲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聲音宏大、聲勢浩大的場合。也可以用來形容氣勢磅礴、壯觀的場面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詩經·大雅·賁鼓》:“大車載畜,維岳降神,鼓鐘相和,以飾忠良。”這是《詩經》中的一篇詩歌,描述了鼓鐘聲和車馬聲相互呼應,裝飾忠良的場景。后來,人們用“賁鼓”來形容聲勢浩大的鼓聲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謂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隊伍整齊劃一,賁鼓震耳欲聾。
2. 演唱會現場,觀眾的喝彩聲賁鼓雷動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賁鼓”想象成兩塊紋飾相間的箭矢,箭矢發出的聲音如雷霆般震耳欲聾,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形容聲勢浩大的成語,如“聲勢浩大”、“雷霆萬鈞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今天學校操場上進行了一場盛大的運動會,賁鼓聲震耳欲聾。
2. 初中生:音樂會上,樂隊演奏時賁鼓聲響徹整個禮堂。
3. 高中生:戰爭片中的戰場場面,炮火連天,賁鼓聲震撼人心。
4. 大學生:音樂節上,數千名觀眾的歡呼聲賁鼓雷動,非常壯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