校書部
成語(Idiom):校書部(xiào shū bù)
發音(Pronunciation):xiào shū bù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校勘、校對書籍的部門或機構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校書部是古代官府中負責校勘、校對書籍的機構或部門。校勘是指對書籍進行審定、比對、校正,以確保文字的準確性和完整性。校書部的職責是負責校對各種文獻、典籍,保證書籍的正確性和可靠性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1. 形容一個機構或部門專門負責校對、審查文獻、資料的工作;2. 比喻一個人在某一領域具有極高的校對、審查能力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校書部一詞最早出現在南北朝時期,當時的官府設立了專門負責校勘、校對書籍的機構,稱為校書部。這個詞語后來就被用來形容其他機構或部門專門從事校對、審查的工作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謂式,沒有固定的成語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在公司里就像一個校書部,對每一份文件都進行了仔細的校對。
2. 這個部門就像是公司的校書部,負責審查和修改所有的文檔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校書部”與校對、審查相關的工作聯系起來,想象一個人在一個書堆中認真對書籍進行校對的場景,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古代校書部的具體工作內容和歷史背景,可以進一步加深對這個成語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說我們要像校書部一樣,認真校對作業,才能寫得更好。
2. 初中生:我想將來成為一個校書部的人,負責審查和修改各種文獻資料。
3. 高中生:這個部門就像是學校的校書部,負責校對和審查所有的教材和學生作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