贊誦
贊誦(zàn sò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zàn sò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稱贊頌揚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贊誦是由“贊”和“誦”兩個詞組成的成語。贊指贊美、稱贊,誦指背誦、朗讀。贊誦的意思是贊美頌揚,并且要以朗讀或背誦的形式表達出來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贊誦可以用來形容對某人或某物的高度贊美和頌揚。在表達對別人的稱贊時,可以使用贊誦來強調贊美的程度和真誠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贊誦這個成語最早出現在《論語·述而》中的一句話:“誦詩三百,授之以政,不達,使于四方之政。”意思是說,如果一個人能夠背誦三百首詩,并將其運用于治理國家,如果他不能做到,那么他就應該去做地方政府的官員。這句話中的“誦”就是指背誦,而“贊”則是指對這種背誦的贊美和推崇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贊誦是一個動詞短語,由兩個意義相近的動詞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對這位老師的教育理念贊誦不絕。
2. 這首詩贊誦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來記憶贊誦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人站在高處,手持麥克風,對著全場高聲贊美和背誦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贊誦相關的成語,如“贊不絕口”、“贊美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對我的媽媽贊誦不絕,因為她每天都給我做好吃的。
2. 初中生:老師對我的作文贊誦有加,讓我很有自信。
3. 高中生:這位音樂家的演奏技巧令人贊誦,他是我心目中的偶像。
4. 大學生:這部電影的劇情和表演都很出色,備受觀眾贊誦。
5. 成年人:這位科學家的研究成果受到了國際學術界的贊誦,為我國爭光了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