不莊
基本解釋
(1).不恭敬。《大戴禮記·曾子大孝》:“居處不莊,非孝也。” 王聘珍 解詁:“莊,恭也。” 明 方孝孺 《贈林士恭序》:“居處不可以不莊,懼其或慢以辱親也。”
(2).舊時書信結(jié)尾處的謙詞,猶言不恭。 明 張煌言 《答唐枚臣書》:“不備不莊,統(tǒng)希鑒正。” 清 熊文舉 《與紀(jì)伯紫書》:“謝教不莊,仰惟原宥。”
成語(Idiom):不莊(bù zhuāng)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bù zhuā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不正派、不正直、不莊重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不莊是指人行為不莊重、不正派,不守規(guī)矩,不遵循道德準(zhǔn)則。這個成語通常用來形容人的行為不端正,不得體,不合適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不莊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的行為舉止不得體,不守規(guī)矩,不符合社會道德。可以用于日常生活中對他人行為的批評和警示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不莊這個成語最早出現(xiàn)在《漢書·藝文志》中,原本形容音樂節(jié)奏不穩(wěn)定,不莊重。后來引申為指人的行為不端正,不得體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不莊是由形容詞“不”和名詞“莊”組成的成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言行舉止總是不莊,缺乏社會禮儀。
2. 這個人一點都不莊重,總是說些不合適的話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不莊”與“不得體”這個詞聯(lián)系起來,因為不莊的人的行為舉止常常是不得體的。
延伸學(xué)習(xí)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學(xué)習(xí)其他與莊重、得體相關(guān)的成語,如“莊重”、“莊敬”等,以豐富自己的詞匯量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(xué)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(xué)生:他的行為舉止不莊,老師常常批評他。
2. 初中生:他的舉止不莊重,總是讓人覺得他不懂禮貌。
3. 高中生:這個人的行為舉止太不莊重了,完全不符合社會的道德標(biāo)準(zhǔn)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