書牀
基本解釋
(1).猶書架。 南朝 梁 陶弘景 《冥通記》卷一:“其二人并持囊,囊大如小柱,似有文書。挾席人舒置書牀上。” 唐 白居易 《東南行一百韻》:“書牀鳴蟋蟀,琴匣網蜘蛛。”
(2).臨帖習字的文具。用染黑的絹,緊繃于長方形木框中,以筆蘸清水寫在絹上,既不傷筆,又省紙張。見 清 魯一曾 張廷相 《玉燕樓書法·書床》。
成語(Idiom):書牀
發音(Pronunciation):shū chuá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書桌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指用于放置書籍的桌子或床鋪,用來指代讀書的地方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可以用來形容一個人勤奮讀書,專心學習的狀態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說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唐代的一位文學家,他每天都在書桌前苦讀,不留一絲松懈。因此,人們用“書牀”來形容專心致志地讀書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書(books)+ 牀(bed)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整天都泡在書牀上,從不間斷地學習。
2. 她的書牀上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書牀”這個成語與具體的場景聯系起來,想象自己坐在一張書桌前,專心致志地讀書學習的情景,以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的讀書文化,以及相關的成語和詩詞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每天晚上都會坐在書牀前讀故事書。
2. 初中生:考試要到了,我得趕緊找個安靜的地方,坐在書牀上復習功課。
3. 高中生:我把我的書牀收拾得井井有條,每天都會花很多時間在上面寫作業。
4. 大學生:大學里的圖書館成了我的第二個書牀,我幾乎每天都在那里度過很多時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