激勸
激勸(jī quàn)
發音:jī quàn
基本含義:激勵、勸誘別人做某事
詳細解釋:激勸是指用言辭或行動來鼓勵、激發他人積極行動的意愿。它強調通過勸說、鼓勵、示范等方式,使他人產生一種積極的心態,主動地去做某件事情。
使用場景:激勸常常出現在教育、工作、家庭等各個場景中。在教育領域,老師可以用激勸的方式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和動力;在工作中,領導可以激勸員工積極工作,提高工作效率;在家庭中,父母可以激勸孩子努力學習,做好自己的事情。
故事起源:激勸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《左傳·宣公十四年》。故事中,晉國的宣公想要征伐齊國,但是他的大臣眾口不一,意見不一致。這時,大臣中的一個叫做激勸的人,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并激勵宣公,最終使得宣公下定決心發兵征伐。從此以后,人們就用“激勸”來形容用言辭或行動來鼓勵他人做某事。
成語結構:激勸是一個動賓結構的成語。其中,“激”是動詞,“勸”是賓語。
例句:
1. 老師激勸學生努力學習,爭取好成績。
2. 領導激勸員工加班加點,提前完成任務。
記憶技巧:記憶激勸這個成語可以使用聯想記憶法。可以將“激”字聯想成激發、激動,而“勸”字聯想成勸導、勸說,從而記住激勸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:了解更多與激勸相關的成語,如激將法、激流勇退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激勸我們要勤奮學習,爭取考上好的中學。
2. 初中生:父母激勸我要積極參加各種活動,培養自己的興趣愛好。
3. 高中生:班主任激勸我們要團結合作,共同努力,爭取高考好成績。
4. 大學生:導師激勸我們要勇敢嘗試,不怕失敗,追求自己的夢想。
【版權聲明】 本文為查字典網站原創文章,版權歸查字典所有。未經許可,禁止轉載、復制或以任何其他方式使用本文內容。違法必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