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全
基本解釋
(1).全部。《莊子·田子方》:“微夫子之發吾覆也,吾不知天地之大全也。” 明 宋濂 《<杏庭摘稾>序》:“竊意先生之所述篇章必富,而 新安 遠在數百里外,嘗愧弗能一見先生,以窺夫大全。” 清 沉鈞德 《<元詩別裁集>序》:“人謂 元 詩纖弱遜 宋 ,此未究 元 人大全,遽為一方之論也。”
(2).用作書名。謂著作之全部。 宋 劉克莊 《題唐察院詩卷》詩之一:“小儒可是通行瞻,擬為 坡仙 注大全。” 魯迅 《熱風·所謂“國學”》:“巧妙的商人可也決不肯放過學生們的錢的,便用壞紙惡墨別印什么‘菁華’什么‘大全’之類來搜括。”如:《朱子大全》、《四書大全》。
英文翻譯
1.complete works of; a complete collection of; a complete volume on
成語(Idiom):大全(dà quán)
發音(Pronunciation):dà qu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全面、完備的資料或信息匯總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大全是由“大”和“全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大指的是規模龐大、數量眾多,全指的是全面、完備。大全的意思是指將各種資料或信息匯總到一個完整的集合中,使之全面而完備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大全常用于描述某個領域的資料或信息集合,可以用來指代各種類型的百科全書、字典、索引、手冊等。也可以用來形容某個人或組織所掌握的知識或信息非常豐富、全面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大全這個成語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中國古代的一本書籍《四庫全書》。《四庫全書》是清代乾隆年間編纂的一部大型文集,收錄了當時中國幾乎所有的古代文獻。由于該書的內容極為豐富,被稱為“大全”,因此“大全”一詞逐漸成為了形容全面、完備的資料或信息的代名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大全是由兩個形容詞性的漢字組成,形容詞前置的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本百科全書是一部真正的大全,收錄了各個領域的知識。
2. 這個網站提供了一個法律知識的大全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的方法來記憶“大全”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巨大的書庫,里面堆滿了各種各樣的書籍和資料,形象地表示了“大全”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與知識、信息相關的成語,如“百科全書”、“知識淵博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8歲):我在圖書館找到了一本有關恐龍的大全。
2. 初中生(14歲):老師推薦給我們一本數學題的大全,里面有很多練習題。
3. 高中生(17歲):我正在準備高考,買了一套歷年試題的大全來復習。
4. 大學生(20歲):我的專業是歷史,我正在研究一本關于中國古代文獻的大全。
以上是關于中國詞語“大全”的全面學習指南,希望對您有所幫助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