下妾
基本解釋
猶言賤妾。古代女子自謙之詞。《左傳·襄公二十三年》:“ 齊侯 歸,遇 杞梁 之妻於郊,使弔之。辭曰:‘ 殖 之有罪,何辱命焉?若免於罪,猶有先人之敝廬在,下妾不得與郊弔。’” 孔穎達 疏:“下,猶賤,謙言賤妾也。” 宋 吳淑 《江淮異人錄·耿先生》:“陛下嘗不信下妾之術,今日面觀,可復不信耶!”
成語(Idiom):下妾
發音(Pronunciation):xià qiè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男子娶妻后再娶其他女子為妾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下妾是一個古代的成語,形容男子已經有妻子了,卻又娶了其他女子作為妾。這種行為在古代被視為不道德的行為,因為妻子在婚姻中的地位應該是最高的,而妾則屬于附屬的地位。下妾的行為常常被視為對妻子的背叛和不忠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下妾這個成語在現代語境中很少使用,因為現代社會普遍反對多妻多妾的婚姻制度,婚姻倫理觀念也有所改變。但在歷史小說、古代文學作品以及古代風俗研究中,我們仍可以見到這個成語的使用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下妾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古代中國的婚姻制度。在古代,男子可以娶多個妻子和妾室,這種多妻多妾的制度被稱為“一夫多妻制”。在這種制度下,男子常常會娶妻后又娶其他女子作為妾室,這種行為被稱為“下妾”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成語“下妾”的結構比較簡單,由兩個漢字組成,分別是“下”和“妾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已經有了一位妻子,但還是下妾了,實在是太不負責任了。
2. 在古代,男子下妾是一種常見的現象,但在現代社會已經不被接受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記憶成語“下妾”的方法可以是將“下”字和“妾”字分別與相關的意象聯系起來。例如,可以將“下”字與表示降低的動作聯系起來,將“妾”字與女性形象聯系起來。這樣,當你想起這個成語時,就可以想象一個男子在娶妻后低下頭去娶其他女子作為妾的場景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你對中國古代婚姻制度感興趣,可以進一步了解古代的婚姻制度和婦女地位,以及現代社會對婚姻和家庭的看法。此外,還可以學習其他與婚姻和家庭相關的成語,以豐富你的漢語詞匯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他的爸爸下妾了,我聽說了。
2. 初中生:在古代,男子可以下妾,但現在已經不行了。
3. 高中生:下妾這個成語在現代社會已經不被接受,因為我們倡導一夫一妻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