禁坊
成語(Idiom):禁坊(jìn fāng)
發音(Pronunciation):jìn fā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禁止通行的街區或地區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禁坊是指被封鎖、禁止通行的街區或地區。它源于古代中國的行政管理制度,用于限制人們進入或離開特定地區。禁坊通常設有門衛和警衛,以確保禁令的執行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禁坊一詞常用于形容某個地方被封鎖,禁止通行,或者用于比喻某種限制或禁止的局面。例如,在疫情期間,政府可能會設立禁坊來限制人員流動,以控制疫情的傳播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禁坊一詞最早出現在明代的小說《水滸傳》中。故事中,宋江帶領一群義士在梁山泊組織了一支反抗朝廷的力量。朝廷為了削弱他們的勢力,設立了禁坊,禁止他們進出梁山泊。這個故事成為禁坊一詞的起源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禁坊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沒有特定的結構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由于爆炸事故,整個區域被設立了禁坊。
2. 政府決定在節日期間設立臨時禁坊,以控制人流量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以下方法記憶禁坊這個成語:
1. 關聯故事:想象自己被禁錮在一個封閉的街區,無法離開。這樣可以幫助你記住禁坊的意思。
2. 創造聯想:將禁坊的發音與其他熟悉的詞匯進行聯想,例如“進房”或“禁放”,以幫助記憶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你對禁坊這個成語感興趣,可以進一步了解中國古代行政制度和封建社會的特點。了解更多關于古代中國的歷史和文化,可以幫助你更好地理解和運用成語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7-12歲):政府為了保護小動物的棲息地,設立了禁坊,禁止人們進入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為了控制交通擁堵,城市政府在市中心設立了禁坊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在戰爭期間,軍隊會設立禁坊,限制人員的流動,以確保安全。
4. 大學生及成年人:政府為了控制疫情,設立了禁坊,禁止人們出入受感染的地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