門節
基本解釋
家門相傳的節操。《北史·萬俟普慕容三藏等傳論》:“ 三藏 連屬危亡,貞概自處,可謂不隕門節矣。”
成語(Idiom):門節(mén jié)
發音(Pronunciation):mén jié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門節是指門戶上的裝飾物,比喻人的外貌、儀表或言行舉止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門節是中國古代門戶上的一種裝飾物,用來增添門戶的美觀度。成語“門節”借指人的外表、儀表或行為舉止,強調人在外表上的修養和舉止的得體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人的外貌或行為舉止的得體與否。可以用來贊美一個人的儀表端莊大方,也可以用來批評一個人的外表或行為不得體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成語“門節”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。在古代,門戶是一個家庭的門面,人們非常注重門戶的裝飾。門上的裝飾物被稱為“門節”,它不僅是一種裝飾,也是家庭地位和風格的象征。后來,人們將“門節”引申為形容人的外表和行為舉止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語 + 是 + 門節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她的穿著打扮真是門節,讓人看了很舒服。
2. 這位老師的談吐舉止都很得體,真是門節。
3. 他雖然家境富裕,但是他的言行舉止卻不是門節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成語“門節”。想象一下,當你看到一個門時,門上裝飾著漂亮的門節,代表著門主人的外表和行為都很得體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如果你對成語“門節”感興趣,可以進一步學習與外表和行為有關的成語,例如“井井有條”、“一表人才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,我覺得你今天的衣服真漂亮,真是門節。
2. 初中生:他的儀表很好,不僅外表整潔,舉止也很得體,真是門節。
3. 高中生:他的外表雖然很普通,但是他的行為舉止卻是門節,非常值得尊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