神帛
成語(Idiom):神帛
發音(Pronunciation):shén bó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神靈和神像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神帛是古代中國人對神靈和神像的統稱。帛是古代一種貴重的絲織品,被用來制作神像和祭祀用品。神帛在古代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動中具有重要的地位,被視為對神靈的敬意和供奉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神帛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神靈和神像的存在和祭祀活動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對神靈的虔誠和敬畏之情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神帛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周禮·地官》一書中,描述了古代中國人對神靈的崇拜和祭祀活動。在古代中國,人們相信神靈能夠保佑他們的生活和事業,因此會制作神像和祭祀用品來供奉神靈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神帛是一個由兩個單字組成的成語,分別是“神”和“帛”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家里供奉了很多神帛,每天都會祭拜。
2. 這座古廟里有許多神帛,吸引了很多游客前來參觀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
可以通過聯想記憶來記住這個成語。可以想象一個神像上裹著一塊華麗的帛子,以表示對神靈的敬意和供奉。這樣的聯想可以幫助記住“神帛”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
1. 深入了解古代中國的宗教信仰和祭祀活動。
2. 學習其他與宗教相關的成語,如“香火”、“神圣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我家里有一尊神帛,每天都會給它燒香拜祭。
2. 初中生(13-15歲):在古代,人們會制作神帛來供奉神靈。
3. 高中生(16-18歲):這個廟里陳列著許多古代的神帛,非常有歷史價值。
4. 大學生及以上:研究古代文化的學者對神帛的起源和意義進行了深入的研究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