發纜
基本解釋
猶解纜(開船)。 唐 陶翰 《贈房侍御》詩:“扁舟入五湖,發纜 洞庭 前。”
成語(Idiom):發纜
發音(Pronunciation):fā lǎ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船只起錨離開港口,繼續航行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發纜是一個航海術語,用于描述船只起錨離開港口,繼續航行的情景。這個成語比喻人在困境中擺脫束縛,重新開始新的行動或事業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一般用于形容人們擺脫困境,重新開始努力的情景??梢杂糜谥v述個人經歷、團隊合作、企業發展等方面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發纜一詞最早出現在《左傳·昭公十一年》中,當時描述了一個諸侯國向齊國進攻的故事。在這個故事中,齊國的船只原本被敵軍圍困在港口,無法離開。后來,齊國的軍隊發動突襲,打敗了敵軍,船只起錨離開了港口,繼續航行。從此,"發纜"成為了一個形容人們擺脫困境的成語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由兩個漢字組成,第一個字“發”表示起錨,第二個字“纜”表示船纜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在生活中,我們常常會遇到各種困難和挑戰,但只要勇敢發纜,就一定能夠克服困境。
2. 公司經歷了一段低谷期后,成功發纜,重新找到了發展的機會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發纜”比喻為船只起錨離開港口,象征著人們擺脫困境,重新開始新的行動。你可以想象自己是一艘船,在遇到困境時,勇敢地發動引擎,解開纜繩,起錨離開港口,繼續前進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你可以通過閱讀相關的故事、文章或者觀看電影、電視劇等方式來進一步了解“發纜”這個成語的使用場景和背后的文化內涵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在考試中遇到了很多難題,但我勇敢發纜,繼續努力,最終取得了好成績。
2. 初中生:面對學業的壓力,我決定發纜,積極參加各種活動,豐富自己的課外生活。
3. 高中生:高考前夕,我發纜,全身心地投入到復習中,為實現自己的夢想而努力。
4. 大學生:在創業的道路上,我遇到了很多困難,但我決心發纜,堅持不懈,最終取得了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