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糧
基本解釋
亦作“ 月糧 ”。古代每月支給兵丁的口糧。 唐 陸贄 《請邊城貯備米粟等狀》:“請貸貯粟以充將士月糧。”《宋史·兵志八》:“凡軍士,邊外率分口券,或折月糧,或從別給?!?明 姚士粦 《見只編》卷上:“軍丁月糧先年月頭給放,不過初五,近年多在月盡或次月初方給?!?清 黃宗羲 《明夷待訪錄·兵制一》:“都 燕 而后,歲漕四百萬石,十有二總領衛一百四十旗,軍十二萬六千八百人,輪年值運,有月糧,有行糧,一人兼二人之食。”
見“ 月糧 ”。
成語(Idiom):月糧
發音(Pronunciation):yuè liáng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月亮下來的光芒,比喻人們依賴的生活來源或基本生活必需品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月糧一詞源自《詩經·衛風·月出》: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。舒窈糾兮,勞心悄兮?!逼渲?,“月出皎兮,佼人僚兮”形容月亮的明亮和美麗。后來,人們將月亮的光芒比喻為生活來源,稱之為“月糧”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人們依賴的生活來源或基本生活必需品。也可以用來形容人們的工資、收入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關于月糧的故事并不明確,但它的意義源遠流長,與人們對月亮的崇拜和依賴有關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要由“月”和“糧”兩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份工作是我家的月糧,我不能辭職。
2. 他的月糧來自于他的養老金。
3. 大家都在為了自己的月糧而努力工作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想月亮的光芒來記憶“月糧”這個成語的含義??梢韵胂笤铝恋墓饷⑹侨藗兩畹膩碓春突颈匦杵?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了解更多與月亮相關的成語,如“月下老人”、“月黑風高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每天都要努力學習,為將來的月糧做準備。
2. 初中生:我們應該珍惜學習的機會,為自己將來的月糧打下堅實的基礎。
3. 高中生:考上好大學是我實現自己夢想的第一步,也是為了將來的月糧。
4. 大學生:大學期間要注重專業學習,為將來的月糧打下堅實的基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