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時菜
基本解釋
蔓菁別名。《月令廣義·方物》:“蔓菁,名四時菜。”
成語(Idiom):四時菜 (sì shí cài)
發音(Pronunciation):sì shí cài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四季都能吃到的蔬菜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四時菜是指可以在四季都能夠種植和采摘的蔬菜。它強調了中國農業文化中對食物的重視和合理利用自然資源的智慧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四時菜常用于描述一種可以在任何時候都能夠獲得的物品或者資源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四時菜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古代中國的農耕文化。古人重視合理利用自然資源,通過種植不同的蔬菜來滿足不同季節的需求。四時菜成為了一個象征,代表了智慧和對大自然的感激之情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四時菜是一個形容詞短語,由“四時”和“菜”兩個詞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家餐廳的特色就是提供新鮮的四時菜。
2. 這個蔬菜種植基地每個季節都有不同的四時菜供應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“四時菜”與四個季節的名稱進行聯想,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了解中國的農耕文化和傳統農業知識,可以更好地理解四時菜的含義和價值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(6-12歲):我喜歡吃四時菜,因為它們都很新鮮。
2. 初中生(12-15歲):在城市里,很難找到真正的四時菜。
3. 高中生(15-18歲):四時菜是一種生態農業的概念,對環境友好。
4. 大學生(18-22歲):我在農場實習時學到了很多關于四時菜的知識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