荑稗
成語(Idiom):荑稗(tí bài)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tí bài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草木凋零、荒蕪的景象。形容事物凄涼、冷落無人的樣子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荑稗,是由兩個詞組成的成語。其中,“荑”是指草木凋零、荒蕪;“稗”是指田間的雜草。合在一起,形容草木凋零、荒蕪的景象,也用來比喻事物凄涼、冷落無人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可以用來形容自然界的景象,如荒涼的沙漠、冷落的廢墟等。同時,也可以用來形容人事物的狀態(tài),比如形容一個城市的衰敗、一座廢棄的建筑物等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荑稗一詞最早出現(xiàn)在《楚辭·九辯》中。據(jù)說,古代楚國的國君屈原被誣陷,被貶到了邊遠的地方。他心灰意冷,寫下了《離騷》一詩。其中有句“荑稗之窮,有窮也哉!”意思是說他被困在了一個荒蕪的地方,感到非常凄涼。后來,人們就用“荑稗”來形容凄涼、荒蕪的景象。
成語結(jié)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荑稗是一個形容詞性的成語,由兩個漢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片廢棄的工廠已經(jīng)變成了一片荑稗。
2. 四處都是荒涼的荑稗,看起來十分蕭瑟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聯(lián)想來記憶這個成語。想象一片荒蕪的土地,草木凋零,沒有人煙,這就是荑稗的景象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與荑稗相關的成語,如“狼籍”、“凋敝”等,來豐富自己的詞匯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冬天的時候,樹木都凋落了,整個公園都變成了一片荑稗。
2. 初中生:這座廢棄的建筑物已經(jīng)很久沒有人來過了,周圍都是一片荑稗。
3. 高中生:這個城市經(jīng)濟衰退,很多商鋪都關門了,街道上到處都是荑稗的景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