云表
基本解釋
(1).云外。 漢 張衡 《西京賦》:“立脩莖之仙掌,承云表之清露。” 唐 李肇 《唐國史補》卷下:“ 牟 吹笛天下第一,日夜泛江,維舟吹之,寥亮逸發(fā),上徹云表。” 元 倪瓚 《七月十四日對雨》詩:“稍開云表月,還掩篋中書。” 魯迅 《華蓋集·犧牲謨》:“我保你將來銅像巍巍,高入云表。”
(2).借指上天,上蒼。 清 厲鶚 《小雪初晴訪敬身于城南同游梵天講寺》詩:“愿服埽塔衣,頂禮向云表。”
(3).奏疏,表章。《七國春秋平話后集》卷中:“吾今用上等劍客擔住云表,申東海龍王請五百條毒龍,今晚來到,共你大戰(zhàn)。” 明 夏完淳 《五子詩·邵景說》:“寡欲棄塵物,幽棲抗云表。”
成語(Idiom):云表
發(fā)音(Pronunciation):yún biǎo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天空中的云彩,比喻人的志向、抱負或追求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云表是由“云”和“表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其中,“云”指天空中的云彩,象征著高遠、廣闊的意義;“表”指鐘表,代表時間的流逝和人生的短暫。云表這個詞語的基本含義是指天空中的云彩,比喻人的志向、抱負或追求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云表常常用于形容人的志向高遠、抱負遠大,表示追求卓越的目標和遠大的理想,適用于各種場合,特別是鼓勵人們追求自己的夢想和追求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云表這個成語最早出現(xiàn)在《世說新語》一書中,其中有一則故事是這樣的:東晉時期,有一位名叫謝安的官員,他非常有才華,而且志向遠大。有一天,他在山上游玩時看到天空中的云彩,感慨萬分,于是寫下了“云表”這個詞語,來表達他的志向和抱負。
成語結(jié)構(gòu)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云表是由兩個漢字組成的四字成語,結(jié)構(gòu)簡單明了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的志向如云表般高遠。
2. 她的抱負如云表般廣闊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通過將“云表”這個成語與天空中的云彩聯(lián)系起來,形象地想象自己的志向和抱負就像天空中的云彩一樣高遠和廣闊,從而加深記憶。
延伸學(xué)習(xí)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(xué)習(xí)與云表相關(guān)的成語,如“志存高遠”、“志在四方”等,來拓展對志向和抱負的理解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(xué)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小學(xué)生:我長大了要成為一名科學(xué)家,我的志向如云表般高遠。
初中生:我希望能夠去世界各地旅行,我的抱負如云表般廣闊。
高中生:我將努力學(xué)習(xí),爭取考上理想的大學(xué),我的志向如云表般高遠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