甘顏
基本解釋
戰國 秦 甘羅 和 春秋 魯 顏回 的并稱。兩人皆少年英才。《通典·選舉二》:“ 天監 中制九流常選,年未三十不通一經者不得為官。若有才同 甘顏 ,勿限年次。”
成語(Idiom):甘顏
發音(Pronunciation):gān yán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甘愿接受別人的指責或責罰,表現出無怨無悔的態度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甘顏是由“甘”和“顏”兩個字組成的成語。甘意接受別人的責罰,顏色是指面色,即表現出來的態度。這個成語形容一個人能夠心甘情愿地接受別人的責備或懲罰,不抱怨或抗拒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甘顏通常用于形容一個人在受到責備或懲罰時,能夠以平和的態度接受,不計較或反抗。這個成語可以用來表達一個人在面對挫折或困難時的寬容和忍耐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《漢書·王莽傳》記載了一個故事,說洛陽的一個人因為犯了錯被判處宮刑,即要被送到宮廷中當奴隸。他在被押送到宮廷的路上,一直保持著甘心接受的態度,不發一言、不流一滴淚,面容安詳。這個人的甘愿接受懲罰的態度給王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,于是王莽赦免了他的罪行,并給予他官職。后來,人們用“甘顏”來形容一個人能夠心甘情愿地接受責罰,不抱怨或抗拒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形容詞+名詞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犯了錯,但他甘顏接受了老師的批評。
2. 在遇到挫折時,他總是能夠甘顏接受,從而迅速恢復過來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把“甘顏”與“甘愿”聯想起來,兩者都意味著心甘情愿。你可以想象一個人在受到責備或懲罰時,他的臉上帶著甜甜的笑容,表現出無怨無悔的態度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
1. 學習其他與寬容、忍耐相關的成語,如“寬以待人”、“寬宏大量”等。
2. 了解中國古代文化中對于寬容和忍耐的重視,以及它們在現代社會中的意義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犯錯了,但我甘顏接受了老師的批評。
2. 初中生:面對失敗,他能夠甘顏接受,從而得到了更好的機會。
3. 高中生:在面對困難時,他總是能夠甘顏接受,從而取得了成功。
4. 大學生:雖然他的努力沒有得到認可,但他甘顏接受了這個結果,繼續努力前進。
5. 成年人:在工作中,我們應該甘顏接受批評,以便能夠不斷提高自己的能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