澆風薄俗造句
澆風薄俗(jiāo fēng bó sú)
發音:jiāo fēng bó sú
基本含義:指散布不良風氣,玷污社會風尚。
詳細解釋:澆風薄俗是由“澆”、“風”、“薄”、“俗”四個字組成的成語,意為用不正當的手段來散布低俗、不健康的風氣,玷污社會風尚。形容一些不良行為或言論對社會產生不好的影響。
使用場景:這個成語通常用來批評那些煽風點火、散布不良信息的人或行為。可以用于描述那些利用媒體、網絡等渠道散布低俗內容的行為。
故事起源:這個成語的故事起源于唐代。相傳,唐代著名詩人杜甫曾經在一次宴會上遇到了一個叫做澆風薄俗的人。這個人專門以散布低俗、不健康的言論為樂,非常善于引起爭議和討論。杜甫見到他后非常憤怒,認為這樣的行為對社會風氣產生了負面影響,于是寫了一首名為《澆風薄俗》的詩來批評他。
成語結構:澆風薄俗是一個由四個漢字組成的成語,其中“澆”是動詞,意為散布;“風”是名詞,意為風氣;“薄”是形容詞,意為不健康、低俗;“俗”是名詞,意為社會風尚。
例句:
1. 這個節目澆風薄俗,對青少年的影響很不好。
2. 媒體要承擔起引導社會風氣的責任,不能散布澆風薄俗的內容。
記憶技巧:可以通過將“澆風薄俗”與散布低俗、玷污社會風尚的行為聯系起來進行記憶。可以把四個字分開來記憶,然后再聯想它們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:了解更多類似的成語,例如“毒害社會”、“敗壞風氣”等,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和運用這些成語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我們要遠離澆風薄俗的影響,保持良好的學習和生活習慣。
2. 初中生:通過教育和引導,我們應該努力抵制澆風薄俗的行為,維護社會的良好風尚。
3. 高中生:媒體應該加強自律,不要散布澆風薄俗的內容,影響年輕人的價值觀。
精品推薦
-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:雷陣雨,風向:西南風,風力:4-5級轉5-6級,氣溫:31/26℃
-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中雨,風向:東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1/8℃
-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:晴轉多云,風向:西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3/16℃
-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,風向:東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2/7℃
-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: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,氣溫:24/10℃
-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14/6℃
-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:晴轉小雨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24/11℃
-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:多云,風向:東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3/15℃
-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:晴轉小雨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29/16℃
-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: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,氣溫:17/5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