鯨吞虎噬造句
成語(Idiom):鯨吞虎噬
發音(Pronunciation):jīng tūn hǔ shì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形容一個人或勢力擴張、吞并其他人或勢力的行為,比喻欲望極大、貪婪無度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鯨吞虎噬是由兩個動物的動作組成的成語。鯨是大海中體型龐大的動物,吞食能力強,而虎是叢林中的猛獸,咬合力強。這個成語通過描述這兩種動物的行為,形象地表達了一個人或勢力貪婪、欲望無度地吞并其他人或勢力的行為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這個成語常用于形容個人、公司、國家等擴張欲望極大,不擇手段地吞并其他人或勢力的行為。比如,可以用來形容一個公司通過吞并競爭對手來擴大市場份額,或者形容一個國家通過武力侵略來吞并其他國家的領土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據說,這個成語最早出自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。項羽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軍事將領,他在戰國時期與劉邦爭奪天下。在一次戰斗中,項羽的軍隊大勝,他得知劉邦的母親病重,但他卻沒有放過這個機會,而是繼續進攻劉邦,最終將他吞并。這個故事被用來形容項羽貪婪、欲望無度地吞并他人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鯨吞虎噬是由兩個動物的動作組成的成語,形式上是一個動詞短語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這家公司鯨吞虎噬,通過吞并競爭對手來擴大市場份額。
2. 這個國家鯨吞虎噬,通過武力侵略來吞并其他國家的領土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這個成語的意思與鯨魚和虎的形象聯系起來,想象鯨魚張開大嘴吞食一只虎的形象,以幫助記憶這個成語的含義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中國歷史中的其他擴張行為,比如秦朝的統一戰爭、漢朝的西域擴張等,了解其中的歷史背景和影響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這只大鯨魚張開大嘴,鯨吞了一只小魚。
2. 初中生:這個國家鯨吞虎噬,通過武力侵略來吞并鄰國的領土。
3. 高中生:這個公司憑借其強大的資本實力,鯨吞虎噬地吞并了競爭對手,成為行業的領導者。
4. 大學生:這個政黨鯨吞虎噬地掌控了整個政治體系,使人民的權益受到了嚴重侵害。
精品推薦
- 英吉沙縣05月30日天氣:陰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,氣溫:28/15℃
- 大豐市05月30日天氣:陰,風向:東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3/19℃
- 海南州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中雨,風向:東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1/8℃
- 絳縣05月30日天氣:晴轉多云,風向:西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2/15℃
- 和政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中雨,風向:東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5/13℃
- 阿克蘇區05月30日天氣:多云轉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,氣溫:26/13℃
- 莘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多云,風向:東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7/17℃
- 濱海縣05月30日天氣:多云轉陰,風向:東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2/17℃
- 同心縣05月30日天氣:晴轉小雨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30/15℃
- 治多縣05月30日天氣:多云,風向:西南風,風力:3-4級,氣溫:19/0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