閑是閑非造句
成語(Idiom):閑是閑非
發音(Pronunciation):xián shì xián fēi
基本含義(Basic Meaning):指對事物的是非、輕重、優劣等評判不加分辯,不分青紅皂白。
詳細解釋(Detailed Explanation):成語“閑是閑非”源自《漢書·霍光傳》:“當是時,太后臨朝,春秋侍讀杜延年,為丞相時,常以王法詰責,太后亦不敢辭。及延年為少府,太后問之,延年對曰:‘閑是閑非,非所敢知。’”意為在判斷是非問題時,不敢隨意發表意見。后來,這個成語被引申為對事物評判不加分辨,不分青紅皂白。
使用場景(Usage Scenarios):常用于形容人對事物判斷不明,不敢發表意見,或者表示對是非問題不加分辨。
故事起源(Story Origin):故事起源于漢代,描述了丞相杜延年在太后面前對是非問題保持沉默的情景。
成語結構(Structure of the Idiom):主要由“閑”、“是”、“閑”和“非”四個字組成。
例句(Example Sentences):
1. 他對這個問題閑是閑非,不愿發表意見。
2. 在團隊討論中,他總是閑是閑非,不做任何評價。
3. 他對這個事件的閑是閑非,看法很模糊。
記憶技巧(Memory Techniques):可以將成語的四個字分別記憶,然后通過聯想記憶來記憶詞語的含義。例如,將“閑”和“是”聯想成“閑時”、“閑暇”,表示對事物不加分辨;將“閑”和“非”聯想成“閑話”、“閑聊”,表示對事物不做評價。
延伸學習(Extended Learning):可以進一步學習其他和是非判斷相關的成語,如“不辨菽麥”、“不分輕重”等。
舉例不同年齡層學生對這個詞語的造句:
1. 小學生:老師問:“你們覺得誰做得最好?”小明回答:“老師,我對這個問題閑是閑非。”
2. 初中生:班級里發生了紛爭,小紅說:“我對他們之間的爭吵閑是閑非。”
3. 高中生:在討論社會問題時,小李說:“對于這個問題,我們應該閑是閑非,不能隨意發表意見。”
精品推薦
- 南沙群島05月30日天氣:雷陣雨,風向:西南風,風力:4-5級轉5-6級,氣溫:31/26℃
- 共和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中雨,風向:東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1/8℃
- 芮城縣05月30日天氣:晴轉多云,風向:西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3/16℃
- 同德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,風向:東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2/7℃
- 庫車縣05月30日天氣: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,氣溫:24/10℃
- 吉木乃縣05月30日天氣:小雨轉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14/6℃
- 原州區05月30日天氣:晴轉小雨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24/11℃
- 正寧縣05月30日天氣:多云,風向:東北風,風力:<3級,氣溫:23/15℃
- 惠農區05月30日天氣:晴轉小雨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轉3-4級,氣溫:29/16℃
- 塔城地區05月30日天氣:晴,風向:無持續風向,風力:<3級,氣溫:17/5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