板栗讓人一望而生食欲,而板栗的營養價值又如何呢?中國農業大學食品學院的范志紅博士解釋說,板栗屬于堅果類,但它不像核桃、榛子、杏仁等堅果那樣富含油脂,它的淀粉很高。干板栗的碳水化合物達到77%,與糧谷類的75%相當;鮮板栗也有40%之多,是馬鈴薯的2.4倍。鮮板栗的蛋白質含量為4%~5%,雖不如花生、核桃多,但略高于煮熟后的米飯。
栗子的維生素B2的含量至少是大米的4倍,每100克還含有24毫克維生素C,這是糧食所不能比擬的。栗子所含的礦物質也很全面,有鉀、鎂、鐵、鋅、錳等,比蘋果、梨等普通水果高得多,尤其是含鉀突出,比號稱富含鉀的蘋果還高4倍。栗子還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板栗有健脾胃、益氣、補腎、強心的功用,主治反胃、吐血、便血等癥,老少皆宜。栗子富含柔軟的膳食纖維,血糖指數比米飯低,只要加工烹調中沒有加入白糖,糖尿病人也可適量品嘗它。
栗子不能一次大量吃,吃多了容易脹肚,每天只需吃六七顆,堅持下去就能達到很好的滋補效果。選購栗子不要一味追求果肉的色澤潔白或金黃。金黃色的果肉有可能是經過化學處理的栗子,相反,如果炒熟后或煮熟后果肉中間有些發褐,是栗子所含酶發生“褐變反應”所致,只要味道沒變,對人體就沒有危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