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81年前的今天,1933年5月1日 (農歷四月初七),新中國一號烈士段德昌被錯殺。
段德昌(1904.8.19-1933.5.1)
段德昌,字裕后,號魂,中國工農紅軍高級指揮員,軍事家。1904年8月19日出生于湖南南縣九都山九屋場。他幼年喪母,父親長期在外工作,祖母把他撫育成人,送他在當地讀書,后就讀于長沙商業專門學校,19歲時父親病逝,因家貧而輟學。()
在長沙讀中學時參加愛國學生運動。1925年6月加入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,隨后轉入中國共產黨。同年秋入黃埔軍校第四期學習,后轉入中央政治講習班學習。
1926年6月畢業后到國民革命軍第八軍第一師政治部工作,在部隊中宣傳革命思想,期間介紹彭德懷入黨。隨后參加北伐戰爭。
1927年大革命失敗后回到家鄉,在南縣、華容、石首等地開展革命活動,組織農民武裝。同年冬發起公安縣年關暴動。此后先后任公安縣委書記、鄂西特委委員,鄂西游擊大隊中隊長、游擊總隊參謀長、獨立師師長等職,領導開展游擊斗爭,創建游擊根據地。
1930年2月任紅六軍副軍長兼第一縱隊司令員,與軍長曠繼勛等率部先后攻占龍灣、新溝嘴、漁洋、潛江、郝穴等城鎮,建立沔陽、潛江、監利等縣蘇維埃政權,創建了以洪湖為中心的湘鄂西革命根地。
1930年7月起先后任紅二軍團第六軍政治委員、第六軍軍長等職,率部參加南征作戰,攻克華容、南縣、公安等縣城。同年12月紅二軍團因"左"傾錯誤路線的領導而在楊林寺作戰失利后,他率部分傷病員及失散人員返回洪湖,重新整編部隊并任湘鄂西蘇維埃聯縣政府赤色警衛隊總隊長。在洪湖革命根據地被國民黨軍重兵“圍剿”并遭受嚴重損失的情況下,組建獨立團,依靠群眾武裝,以機動靈活的游擊戰粉碎國民黨軍的第一至第三次“圍剿”,保衛了洪湖革命根據地。
1931年4月任紅三軍第九師師長。同年秋指揮所部北上,接應賀龍所率紅三軍主力回到洪湖。
1932年1月至6月,在賀龍領導下指揮所部連續取得龍王集、文家墩、新溝嘴等戰斗的勝利。同年秋當洪湖革命根據地第四次反“圍剿”失敗、紅三軍被迫離開根據地時,率所部擔任后衛,轉戰數千公里,于12月下旬到達湘鄂邊。期間與“左”傾冒險主義的領導進行了堅決的斗爭。
1933年5月1日在湖北巴東被共產黨中央分局書記夏曦處決。
1952年,毛澤東為段德昌簽發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第一號烈士證書。
1994年,中央軍委將段德昌列為共和國歷史上的36位軍事家之一。
2009年9月14日,他被評為100位為新中國成立作出突出貢獻的英雄模范之一。
段德昌出生地