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999年3月12日 (農歷正月廿五),波蘭、捷克和匈牙利三國加入北約。
1999年3月12日,北大西洋公約組織在美國密蘇里州獨立城的杜魯門圖書館舉行儀式,正式接納波蘭、匈牙利和捷克三國為其新成員。這是當日,美國國務卿奧爾布賴特、捷克外長揚·卡萬、匈牙利外長毛爾托尼·亞諾什和波蘭外長布羅尼斯瓦夫·蓋雷梅克(從左到右)在波、匈、捷正式加入北約的儀式上。
美國為了擴張實力,在歐洲拼湊了軍事政治集團。1949年4月,美、英、法、荷、比、盧、加、挪、冰島、葡、意和丹麥12國的代表,在華盛頓簽訂了《北大西洋公約》。公約規定:“進行集體防御”,當一國遭到“武裝攻擊”時,其他締約國應“采取視為必要之行動,包括武力之使用”。1949年8月條約生效時,成立了北大西洋公約組織,也稱為“北大西洋聯盟”或“北大西洋集團”,簡稱"北約”。(歷史今天)
成立之初共有12個成員國,后經過4次擴大。1952年,希臘、土耳其加入;1955年聯邦德國加入;1982年西班牙成為北約第16個成員國。冷戰結束后,北約于1994年1月決定向前華約組織成員國擴大。1999年3月,波蘭、捷克和匈牙利加入北約,完成了北約在冷戰結束后的第一次擴大。同年4月,北約華盛頓首腦會議制訂了“加入行動計劃”,決定繼續吸收中東歐國家加入該軍事集團。
羅馬尼亞、保加利亞、拉脫維亞、立陶宛、愛沙尼亞、斯洛文尼亞和斯洛伐克等7國今年將正式加入北約,這將使北約成員國增至26個。
乙巳年二月十三日
12