輸入菜名如紅燒肉或原料名如豬肉后點(diǎn)查詢按鈕即可
白果為銀杏科銀杏的種子。銀杏樹,又名白果樹、公孫樹,是世界上現(xiàn)存最古老的果樹之一,素有“活化石”之稱。
銀杏樹為落葉喬木。枝分長枝與短枝。葉簇生于短枝,或螺旋狀散生于長枝,扇形,上緣淺波狀,有時中央淺裂或深裂,脈叉狀分枝;葉柄長。花單性雌雄異株。
種子核果狀,卵形或橢圓形,長1.5~3cm,寬1~1.8cm;表面乳白色至淡棕黃色,光滑,基部有1~2個圓點(diǎn)狀突起,邊緣有棱線。內(nèi)種皮堅硬,種仁扁球形,淡黃綠色。味微甘、苦。
1.銀杏中的黃銅甙、苦內(nèi)脂對腦血栓、老年性癡呆、高血壓、冠心病、動脈硬化、腦功能減退等病有特殊的預(yù)防和治療效果;
2.經(jīng)常食用可以擴(kuò)張微血管,促進(jìn)血液循環(huán),使人肌膚紅潤、精神煥發(fā);
3.治哮喘,痰嗽,白帶,白濁,遺精,淋病,小便頻數(shù);
4.近年來的臨床經(jīng)驗(yàn)證明,銀杏還可治療肺結(jié)核、癲癇、神經(jīng)性頭痛、美尼爾氏綜合癥等疾病。
1.白果用時去殼,搗碎,生用,或蒸、煮熟以后用;
2.白果熟食用以佐膳、煮粥、煲湯或作夏季清涼飲料等。
銀杏果性平、味甘、苦、澀、有小毒。
可潤肺,定喘,澀精,止帶,寒熱皆宜。
治哮喘,痰嗽,白帶,白濁,遺精,淋病,小便頻數(shù)。
1.斂肺平喘,減少痰量:適用于咳喘氣逆,痰多之癥,無論偏寒,偏熱均可。
2.收澀止帶,除濕:用治白濁帶下。無論下元虛衰,白帶清稀,或濕熱下注、帶下黃濁者,隨癥配伍,均可使用。
3.祛痰定喘:用于治療喘咳痰多,能消痰定喘。
4.收斂除濕:可治療赤白帶下,小便白濁,小便頻數(shù)、遺尿。
食療驗(yàn)方:
1.應(yīng)用于喘咳痰稀:種仁30克,冰糖15克,水煎至種仁熟透,連渣服,每天1-2次。
2.治療美尼爾綜合癥:白果30克,有惡心嘔吐者加干姜6克,共研細(xì)末,分4等份,早晚飯后各服1份。
3.治療粉刺:先用溫水洗臉,后將白果種仁去外殼,用刀片切出平面,頻搓患部。
銀杏在三國前后已受到注意,白果宋代列為貢品,歐陽修曾有詩詠道:“絳囊初入貢,銀杏貴中州。”
白果炒牛肉:'1.嫩牛肉切1.2厘米見方的丁,放碗中加堿少許和水抓勻稍腌,再放入料酒、鹽、味蛋清、水淀粉上漿腌漬;2.白果、滑子菇放沸水中氽出;3.滑勺中加油燒熱...
詳細(xì)介紹